12月20日,,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公布2024年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學術團隊項目立項名單,。我院陳志宏教授牽頭的華僑大學建筑文化遺產研究團隊申報的項目“東南亞華僑華人建筑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研究”(24VJXT013)獲批立項。
陳志宏教授團隊立足華僑大學僑校特色,,圍繞華僑華人建筑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展開深入研究,,將海外移居地與國內僑鄉(xiāng)納入統(tǒng)一研究范疇,,探討華僑華人建筑在其移民、生存,、適應和發(fā)展的衍化規(guī)律,,研究華僑華人建筑文化在東南亞的傳播影響與交流演變,。華僑華人建筑文化遺產是華僑華人在世界各地奮斗發(fā)展貢獻的歷史見證,是中華文化在海外傳播與不同文明交融互鑒的重要物證,。多學科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通過構建東南亞華僑華人建筑史料體系,,開展東南亞華僑華人建筑遺產類型調查與譜系研究,建立數字化的華僑華人建筑遺產數據庫,,闡釋華僑華人建筑遺產價值和保護理論方法,,進一步推動華僑華人建筑遺產跨境保護的學術交流與深度合作。
研究團隊首席專家陳志宏為偉德體育官網教授,,博士生導師,,教育部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(yè)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,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史學分會常務理事,,中國建筑學會民居建筑學術委員會委員,世界華人建筑師協會(WACA)副秘書長,,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和注冊城市規(guī)劃師,。近年來重點聚焦于東南亞華僑華人建筑文化傳播與遺產保護,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“閩南近代華僑建筑文化東南亞傳播交流的跨境比較研究”(51578251),、“閩南華僑在馬六甲海峽沿線聚落的歷史變遷及其保護傳承研究”(52078223),,主持國家重點研發(fā)計劃子課題“傳統(tǒng)村落價值評價及環(huán)境風貌控制研究”(2020YFC1522301)等課題,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聯合申請了新加坡教育部“新加坡華人廟宇建筑遺產的互動式三維模型構建(編號RG120/22)”等合作研究課題,。
在建筑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實踐方面,,研究團隊長期在鼓浪嶼、泉州等世界遺產地開展遺產保護工作,,近期承擔了嘉庚建筑為代表的華僑建筑遺產修繕設計工作,,包括陳嘉庚墓(鰲園)、陳嘉庚故居,、歸來園與歸來堂,、集美農林學校等重要文物建筑。代表性著作包括《閩南近代建筑》,、《馬來西亞檳城華僑建筑》(海外華僑建筑文化叢書)等,,主編《建筑記憶與多元化歷史》(中國建筑口述史文庫 第二輯)、《漫游廈門》(走進建筑遺產叢書)等,。在教學成果與人才培養(yǎng)方面,,陳志宏教授主持的“城市設計—澳門城市更新專題”于2019年獲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,2019年“華僑建筑歷史與理論”團隊獲批福建省研究生導師團隊,,2020年主持的“融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實踐的建筑歷史研究生課程體系創(chuàng)新與建構”獲福建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,,2022年主持的“基于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建筑類復合型人才跨境聯合培養(yǎng)模式探索與實踐”獲福建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等。

馬來西亞檳城福德祠現場勘查與修繕技術交流

印尼雅加達華人廟宇金德院修繕項目施工現場

印尼三寶壟華人建筑功德祠保護修繕方案現場討論交流

第四屆“閩南僑鄉(xiāng)與海外華僑建筑文化遺產保護傳承”聯合教學工作坊
初審:張 磊
復審:譚 磊
終審:侯艷茹